高压缩比涡轮分子泵 工作原理和应用

普发真空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在1955年发明了涡轮分子泵。从 那时起,公司约3400名员工持续致力于改进真空技术。就在最近,激 光平衡技术的发明又成为一大革新。它提供机器更长的使用寿命,同 时能明显降低振动和噪音排放。但是,让我们从头开始。传统的涡轮 分子泵工作原理的基础是什么?以及如何为您的应用选择合适的(前 级)泵?

涡轮分子泵的发明

第一台涡轮分子泵是在1955年发明的。当时,Willi Becker博士在Arthur Pfeiffer Vakuumtechnik GmbH(现在的Pfeiffer Vacuum)已经任职13年,担任技术实验室 负责人。他关注的问题是如何防止扩散泵中的油回流到泵壳中。为此,他将一个旋 转风扇轮作为挡板。通过这种方式,气体粒子沿压力梯度方向流动,没有明显的传 导损失。在这相反方向,倒流的油分子被旋转的风扇轮反射。这阻止了分子到达高 真空一侧。

在进一步的研究中,贝克尔博士注意到,这种设计不仅减少了扩散泵油回流的问 题,同时还产生了较低的总压力。然后,他应用了一个转子-定子组合和多个串联的 泵级。在这种设计中,他使用了左右两侧对称流模式--一个由皮带驱动的转子,速度 达到16,000转/分钟。该泵重62公斤,抽速为900立方米/小时, 是今天所有涡轮分子泵的先驱。1958年,在比利时纳穆尔举行的国际真空大会上, 该泵首次被展示。如果没有这项发明,我们的现代生活将是不可想象的--因为没有涡 轮分子泵,半导体生产的许多制造步骤以及无数的真空镀膜工艺将不可能实现。

威利-贝克尔博士,1958年在阿瑟-普发真空技术有限公司(今天的普发真空)的实 验室里

涡轮分子泵的发明

涡轮分子泵是如何工作的?

从快速旋转的叶片到被抽气的气体分子的动量转移是转 子和定子叶片排列的泵送作用的基本原理(图1)。撞击到叶片上的分子被吸附在那 里,并在短时间内再次离开叶片。叶片速度v被叠加到分子热运动速度c。分子热运 动速度c是分子离开泵的速度。分子流动必须在泵中占主导地位。否则,叶片传递的 速度分量将通过与其他分子的碰撞而丢失。因此,平均自由路径T必须大于通道高度 h。在泵送气体的过程中,动能泵中会出现背压,导致倒流。S0 表示没有前级压力 的抽速。它随着前级压力的增加而减少,在最大压缩比K时达到0值。

图1:涡轮分子泵的工作原理

转子和定子叶片的排列方式

压缩比K0 ,可以根据Gaede[1]来估计。对于视觉密集型叶片结构(图1),Gaede的 公式适用。

aede的公式

申请报告

高压缩比涡轮分子泵 工作原理和应用

这只是摘录。您可以将完整的申请报告下载为 PDF 文件。